苗族鼓藏节

2024年2月22日 10:54   ▏来源:百度百科


贵州省雷山县传统祭祀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属一鼓(即一个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早在先秦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时鼓藏节就己存在,在汉文典籍中对苗族"吃牯脏"的文字记录,始见于清代。苗族鼓藏节主要流布于雷山县全县的9个乡镇的苗族村寨和榕江县的部分苗族村寨。在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雷山县申报苗族鼓藏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历程

据《苗族古歌》载,鼓藏节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就已经存在。三苗国在与夏王朝的战争中解体,苗族在往西南迁徙过程中仍然过鼓藏节。苗族迁到雷公山地区定居后,鼓藏节更为盛行。

汉朝文献对鼓藏节的记载见诸清乾隆《贵州通志》:“黑苗在都匀、丹江,镇远之清江,黎平之古州....每十三年宰牯牛祭天地祖先,名曰吃牯脏。

民国时期,鼓藏节仍然盛行。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鼓藏节曾被禁止;80年代后恢复。



活动过程

雷山西江苗族鼓藏节是苗族宗教祭典活动。苗族聚族而居,雷山苗族以血统宗族形成的"鼓社"即一个宗支(大家族)为单位,维系其生存发展。"鼓"是祖先神灵的象征,所以鼓藏节的仪式活动都以"鼓"为核心来进行鼓藏节的仪式由鼓社组织的领导"鼓藏头"操办,"鼓藏头"经由群众选举产生

鼓藏节的第一年二月申日,全社男女老幼集中到迎龙场的枫香神树脚,由"鼓藏头"在五彩宝辇下主持"招龙"仪式。神树上贴满了剪纸太阳图案和小纸人(地神)。摆放的祭品有一头肥猪、12碗酒、12碗鸡、鸭、鱼。身着祭服的祭师首先念"招龙"词,朗声背诵家族史。背完家族史,祭师用麻线穿住一只绿头公鸭的鼻子,沿着山上的"龙脉"下到山寨。挑选出的一伙精壮汉子紧随祭师身后,拿上五彩三角小旗和小纸人(地神),沿途插放,一边吹奏"招龙"芦笙曲,一边呼唤:"快醒快醒地龙神,鼓藏节已来临,起来与祖神共欢庆。"全体族人则在山上植树造林,而后在迎龙场集体踩鼓跳笙。

第一年的七月寅日,举办"醒鼓"仪式,地点是鼓山上的鼓庙里。仪式由身着牯藏服的"鼓藏头"主持,参加人员有祭师、各寨寨老、各家族代表。祭品为酒、鸡、鸭、鱼和糯米饭,每样祭品均分成12份摆放。祭师首先念诵《牯词》,念毕,宰绿头公鸭一只,将鸭血淋洒在圣鼓周围。寨老们吹响芦笙,"鼓藏头"用槌击鼓三下,然后祭师念《醒鼓词》,"醒鼓"队伍回到寨上的"鼓堂"。


第二年十月卯日,举办"迎鼓"仪式,仪式地点、参加人员和祭品皆与"醒鼓"相同。祭品摆放后,祭师念诵《迎鼓词》,念毕,"鼓藏头"举砍刀在前开路,象征性地将祖灵圣鼓迎回山寨,迎鼓队伍吹奏芦笙跟随,回到山寨鼓堂,全体村民跳"踩鼓舞"恭迎。

第三年的四月吉日,举办"审牛"仪式,唱《赞牛歌》,并用芭茅草扫遍牛的全身,表示已将附在牛身上的邪气驱除。同年九月丑日,举行献牲、祭鼓仪式,将每头已按习俗打扮过的祭祖牯牛宰杀用于祭祖。节日共计14天,最后一天全体寨民集中到鼓庙举行祭鼓仪式。

第四年十月丑日,举行杀猪祭鼓仪式,称为"白鼓节"。第二天天亮前,"鼓藏头"家率先杀猪,然后各户相继进行,中午各户举行家祭。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