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文庙


安顺文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约公元1368年),占地面积11500平米。有“黔中儒学圣殿”“中国现存最精致的文庙”、“石雕艺术的殿堂”之美誉。安顺文庙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文庙的历史原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顺文庙是贵州省安顺市的一处历史文化遗址,也是安顺市的重要景点之一。文庙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一座集祭祀、教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古代文化建筑群,是明清时期安顺地区的文化中心。



安顺府文庙(又名“府学宫”)位于安顺市区内城东北黉学坝,始建于明宣德8年,历代增建、复修,臻于完备。它是一组中轴对称,典制齐备,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庄严典雅,以石雕艺术为主要特色的坛庙与儒学合一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巧妙利用坡地层层升高依次排列各档建筑物,仅前檐外部台阶及踏跺,既体现出礼制的规范,又充分表现了孔庙的威严和庄重。尤其大成殿前两根整石透雕龙柱,集深、浅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石雕技艺于一身,成为一件气势宏大,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独具个性的艺术佳品。其构思之独特,造型之优美,技艺之精湛,令中外专家、艺术家惊叹不已,被认定为“国宝”。安顺府文庙是现今中国保存下来的建筑最完整、艺术性最高的文庙之一,是贵州著名的人文旅游景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历史沿革


据《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卷二三一记载:“洪武二十七年置普定卫行学。”明宣德八年(1433年),贵州金事李睿始建学舍。后毁于火。明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贵州佥事屈伸、贵州都指挥佥事顾勇、普定卫指挥使王斌于旧基重建,正统四年(1439年)竣工。明天启二年(1622年)毁,明天启四年(1624年)安顺知府孙森重修,又圯。清康熙七年(1668年),建先师殿、两庑、戟门、棂星门、明伦堂、启圣祠。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加修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知府宋庆常建议增修,买地广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知府经武济大兴土木,从宫墙照壁前的牌坊直至崇圣祠,均加以改修。




建筑格局


安顺文庙共有四进院落,巧妙利用缓坡地形渐次升高,依次排列庄重威严。

第一进院:分上下两院,下院正中建有半圆形泮池。池上建三孔石拱桥,池周与桥两侧绕以石栏,桥的券顶嵌石雕龙头或狮头。上院北侧为明伦堂(已毁)。南侧为芦孝祠,面阔三间,硬山顶。

第二进院:正中为棂星门,是一座四柱三门冲天式雕花石牌坊,棂星门两侧分别建有一座面阔三间的硬山顶建筑,南为乡贤祠,北为名宦祠。院子两端建有重檐歇山顶阁楼,南为奎文阁,北为尊经阁(已毁)。奎文阁又名榜亭,作为张榜及公布祭孔官员名单之用。

第三进院:大院前为大成门(戟门)面阔五间,悬山顶,踞于九级踏垛之上,明次三间为过厅,南梢间为文官厅,北梢间为武官厅。明间的一对前檐柱为高浮雕盘龙柱。大成门两边各有一栋面阔三间的悬山式建筑,南为忠义祠,北为启圣祠。正殿(大成殿)建于两米高的台基上,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大成殿虽几经修葺,但梁架结构仍为清初遗物。殿前为正方形天子台,台周绕以石栏。大成殿的南北两庑,均为面阔五间硬山顶建筑,室内原供七十二贤、六十四儒牌位,现已不存。两庑西端,分别建有钟楼和鼓楼。

第四进院:原建有“崇圣祠”及两厢,已拆毁;明伦堂后的教谕署、训导署以及庙门两侧的东苑、西苑等均已毁坏。

安顺文庙是庙学合一的建筑,在祭祀孔子的同时,为达到敦化教育的目的,适时地在棂星门两侧设置了“名宦祠”和“乡贤祠”,供奉安顺历代名宦和贤达士绅的牌位。大成门的左右建有“忠烈祠”和“纯孝祠”,供奉着安顺历代忠烈之士和孝子贤孙的牌位。大成殿东、西两庑厢房内供奉七十二贤和六十四儒的牌位。这些人能够陪祀孔夫子,起到了教育世人的作用。

安顺文庙占地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主要由大成殿、显圣殿、文昌阁、东西配殿、东西廊、东西厢房、钟鼓楼等建筑组成。其中,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三进式的大殿,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气势宏伟。显圣殿是文庙的第二大殿,供奉着历代名儒的神像,是文庙的重要祭祀场所。文昌阁是文庙的藏书楼,收藏了大量的古籍书画,是安顺地区的文化宝库。

安顺文庙是一处集文化、历史、艺术于一体的古代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文庙内供奉着历代名儒的神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庙内还收藏了大量的古籍书画,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此外,文庙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气势宏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这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还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庄严和神秘。不仅能欣赏到古代建筑的精美细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游客来到这里,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感受古代文化的庄严和神秘,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安顺文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约公元1368年),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毁于兵,天启上年(1624年)重建。后经清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几次增建修复,臻于完备,现存建筑22处。占地约8000平方米,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史载安顺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后几经修复增建,逐渐完备,成为一处占地约11亩,沿中轴线依次抬升对称分布的,是一座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庄严典雅的古建筑群。

经“孔明丘”,进文庙正门,至第一进院落。庭院两旁肃然挺立两座石牌坊,一坊刻“德配天地”;另-坊上刻“道冠古今”。两坊中间为透雕石花宫墙,上镌“宫墙数仞”,成为文庙的一块绝妙的屏障。在宫墙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垂花门,为石木结构建筑,分别立于台基之上,它们便是文庙大院的两个入口处。左右两排石栏将第二进大院分为前后院,前院正中有一半月形水池,称为“泮池”;池上正中有一小石桥,称为“圜桥”。池畔均绕以石栏,石栏上刻有空花果品。石桥虽小,却也拱有三个桥孔,顶悬有狮头。从泮池桥上望去,在两米高的台基上,又有一座雄伟壮观的石雕花牌坊巍然挺立 安顺文庙 ,坊楹上刻有“棂星门”三个大字,在它的前面左右坊门脚下,各铺有七级垂带踏跺。它的坊柱上刻有八仙,坊栏上镂有戏文以及展现过去读书人功成名就的画面,气氛浓烈,构图细腻,生动逼真。在棂星门两侧,各有一硬山顶建筑物,称为“节孝祠”和“名宦祠”。 经棂星门,便到了文庙的第三进大院,亦是由方形石板铺地,呈长方形。院子的左右两端,各有一栋重檐歇山顶建筑物,造型相同,左面的为“奎文阁”右面的尊经阁已毁。 进入大成门,过一座方形石台--“天子台”就到了文庙核心建筑-一大成殿。大成殿是一座面阔五间的歌山顶石木结构建筑,其精采之处,也是文庙点晴之笔就是明间檐下的两根为竖块巨石透雕而成的.石云龙狮;造型生动,动感强烈。狮龙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之势,龙愈显飘逸,狮更为壮健,动感强烈,浑然一体。文庙前有一座照壁,形如巨大门屏。“义路”间,耸立一堵透雕石人、石花文庙进门处有“礼门”、“义路”,分别为垂花门。“礼门”墙,称“宫墙”,上方横额书刻“宫墙数仞”四字,宫墙左侧脚下,竖一块条形石碑,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在此下轿马”称为“下马碑”。 安顺府文庙共有四进。第一进分上下两院。除第四进不复存在外,其余三进基本完好。由于就坡而建,四进建筑物也随之升高。入得文庙正门至第一院落,内有半月形水池,称为泮池。池上横跨一座三孔石拱小桥,第个桥孔上方嵌有石雕龙首或狮头,各各俯视水面。在古代,凡中秀才得从石桥上过,名“游泮”。过泮池桥,可见棂星门,那是一座颇雄壮的石雕牌坊两侧还有称为节孝祠和名宦祠的建筑,硬山顶式。第二进大院东西两端,分别建一幢单间重檐歇山顶亭阁,称“桂香阁”,“尊经阁”。是祭祀时张榜公布祭孔官员名单处。今桂香阁尚存。沿九级石阶上,有一座面阔五间悬山顶式建筑,名“大成门”,又称“载门”。大成门明间有一对 安顺文庙大可合抱、高三米多的巨大楹柱,是整石深浮雕式盘龙石柱,柱础石狮背驮巨龙。狮首相对,龙身腾跃,气势非凡。 第三大院,是由正殿(大成殿)、两庑和大成门合围而成的一座四合院。大成殿是面阔二十米长五间歌山顶式石木结构大殿,建在两米高的石基上。过去殿内供奉孔子、“四配”"十二哲”牌位。大成殿前廊为一列透雕花落地门窗。殿前明间下有两根柱,是用两块巨石透雕镂成的盘龙大柱,柱础为石雕狮子,柱高近五米,直径约八十厘米,工艺精湛绝伦。两条石龙宛如从天而降,龙身时隐时现,龙首遥相呼应,栩栩如生。柱础石狮为雌雄二狮,雄狮足蹬绣球,雌狮怀哺幼狮,口含铜铃。二狮背负万钧,昂首奋吼,形象骁猛异常。它们与大成门外的另两根石龙柱,同被称为“文庙四大石雕瑰宝”。大成殿前廊檐墙处,左右开一门,第四进由此进入。院中原有“崇圣祠”已毁 2001年06月25日,安顺文庙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安顺文庙石雕,体裁广泛,技法多样,图案生动,寓意深远。尤其是大成殿前一对有着600年历史的整石镂空雕云龙石柱,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天地观,而且集多种精湛石雕技法于一体,为目前国内绝无仅有。相传,该柱工酬以石粉计付,寸粉寸金。著名古建筑专家单士元、祁英涛先生考察安顺文庙时,曾为之惊叹,夸赞为“石雕艺术的殿堂”。

安顺文庙始建于明初,明、清两代多次建毁,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遗物。安顺文庙利用黉学坝层叠而上的地形对称布局建筑,充分考虑建筑体量、形制、院落大小的对比,积开张聚合、高低宽窄、繁简变换于一体,构成安顺文庙“雄峻宽敞、——崇宏壮丽”(《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肃穆庄严的庙殿环境,让人身处其间具有对圣人的崇敬之心,又有身心安然之感,堪称严谨、壮伟、奇巧、秀美。

中国文庙建筑,在古代封建等级制及尊孔重儒思想影响下,到清末废除科举止,基本形成了以中轴线布局影壁、万仞宫墙(宫墙数仞、数仞宫墙)、泮池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启圣祠(崇圣祠)等主要建筑的基本格局。安顺文庙是完整保留清代文庙建筑规制为数不多的礼制性建筑群之一。《续修安顺府志》将之与北京国子监建筑群相较:“庙之建筑非惟黔中各府、厅、州、县冠,即方之北京国子监太学中之孔庙,亦无逊色。——凡属体制所当设者,应有尽有,无稍缺漏。”

文庙又称孔庙,既是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也是一座古城历史文化的见证与文教圣地,在古代社会,文庙的建筑规格也堪比皇宫。自明初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不仅是安顺文脉的起点,也是安顺人的骄傲。安顺文庙的古建石雕,题材广泛,技法多样,每一件都堪称是别出心裁、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更是古代能工巧匠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除了拥有布局严谨、捭阖有致的恢宏古建筑群,最值得一看的,当属那一处处精妙绝伦的石雕,安顺文庙也因此享有“石雕艺术殿堂”的美誉。从石牌坊、影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到青砖墙壁、圆形地雕,再到大成殿,各种花卉、龙狮、科举及福禄图案极具巧思。其中,尤以棂星门和大成门檐柱,最为精美,棂星门石坊的坊栏上,雕有古代读书人,从发蒙、守业、应试、中举直至荣归的全过程,其精细娴熟的技巧和壮观浓烈的气势令人惊叹。大成门檐柱,高3米多,造型为石狮背驮盘龙,狮首相对,龙身腾跃于祥云之间,气韵生动,两根石柱为整石深浮雕式,雕工精湛,惟妙惟肖,几处地面上的圆形卧龙浮雕,更是栩栩如生。


棂星门


棂星门,是一座四柱三门冲天式雕花石牌坊,面阔9.25米,高7.6米,坊柱立于须弥座上,柱的前后均有抱鼓石,大额枋上雕二龙戏珠及戏文等装饰图案,柱顶有圆雕望兽。棂星门两侧分别建有一座面阔三间的硬山顶建筑,南为乡贤祠,北为名宦祠。




大成殿


大成殿,建于两米高的台基上,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明间一对廊柱,系整块巨石透雕而成的盘龙柱,高6米,柱径0.8米,柱础为石狮,雕刻虚实相间,构思巧妙,堪称中国古代一件杰出的石雕艺术佳作。大成殿殿内供奉孔子牌位和四配、十二哲的牌位,殿外额坊上高悬“万世师表”、“斯文在兹”、“圣神天纵”三横匾,突出而醒目。




文物遗存


安顺文庙棂星门的石阶、柱身、柱础、坊栏、横梁和柱顶上,均雕有精美的石雕艺术品。四根石柱的柱顶上,分别雕有一只石狮。石坊的坊额上,刻着“棂星门”三个大字。石坊的柱身上,刻有传说中的八仙图。石坊的坊栏上,刻有许多人物图。安顺文庙大成殿前明间的一对廊柱,系整块巨石透雕而成的云龙柱,高6米,柱径0.8米,柱础为石狮。该龙柱雕刻虚实相间,使“龙”活灵活现,出没于云雾之间,是省内罕见的古代石雕艺术精品。在建筑设计和营造工艺上,集中体现了民族地区很高的建筑艺术成就。







地理位置


安顺文庙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城内黉学坝



安顺文庙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顺市东北之黉学坝路47号
©2024 Tencent - GS粤(2023)1171号地图数据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